教有方学有成 中小学辅导 一对一辅导 / 全日制集训 / 班课 / 艺考文化课
登录 注册 027-87685695

疫情过后, 这些大学专业必火! 2020高中生和家长必看!

  • 时间:
  • 2020-02-27 11:21:42
  • 来源于:
  • 状元教育
  • 作者:
  • 小白
  • 浏览量:
  • 2466

2月20日河南教育厅发布公告,全省各级各类学校3月1号后陆续分批开学,在此之前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大幅下降,各地也陆续要复工了,这一天应该是一个月来好消息最多的一天!

然而昨天2月21号却陆续爆出山东、湖北、浙江监狱多人确诊新冠肺炎,而且确认人数之多也令人震惊。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开玩笑说特殊时期最安全的地方应该就是监狱了,但现在连封闭管理如此严格的监狱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震惊之余也让人对接下来的开学再一次产生担忧,开学防控工作压力不小。学校的人员密集度更大,一旦有一例那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所以三月开学或许又一次要延期了,家长们不妨趁这个机会,为孩子提前了解一下专业,有备无患~

2019年4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发布“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主张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



新医科

新医科建设方面,主要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提出了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开设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批准了74家高校附属医院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新理念

医学教育由重治疗,向预防、康养延展, 突出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理念。

背景新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

专业新

医工理文融通,对原有医学专业提出新要求,发展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

高校推进”新医科”有何举措?

“新医科”的特点是新兴和智能,是传统医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目前已有多所高校开始探索“新医科”发展,代表高校如下。

74家高校附属医院名单如下


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浙江大学有3所附属医院入选,是高校中入选数量最多的高校。另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七所高校各有两所附属医院入选。

全国综合指数较高的医院多为高校附属医院,随着高校与医院之间的协同合作增强,我国医学整体实力将有长远进步。

另外,多所高校同时推进新医科建设,代表高校有: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8年发布的招生简章,首次允许文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4+4”硕博班项目。

2019年9月,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与上海理工大学共同发起,以通过医学与工学、理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共同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培养知识复合、有能力解决医学技术实际问题的医工交叉研究生。



2019年录取分数线



2.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2018年成立医学部,与天津医科大学探索开展联合培养模式,开设全国首个智能方向医学类本科专业,并于当年招收首批本科生;同时筹备设立多个医学门类新学科和新专业,多角度构建人才培养“高地”。



2019年录取分数线


3.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与沈阳军区总医院签署了共建协议,正式成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探索医工结合培养“新医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据悉,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目前仅招收研究生及博士生。



2019年录取分数线


目前国内医学实力情况

中国高校的医学学科实力如何?帮大家梳理了跻身“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及学科,以及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医学门类一级学科获评A类的高校,大家可从中大致了解各高校医学的学科实力。



21所大学42个医学学科入选“双一流” 

据统计,全国共有21所大学的42个医学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9个一级学科。其中,基础医学有9所高校入选,临床医学有8所高校入选,药学有7所高校入选,中医学有6所高校入选。


14所高校的医学门类一级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通过对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医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共有14所高校的医学门类一级学科获评A+。

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有3个一级学科获评A+,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均有2个一级学科获评A+。

(参与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医学学科门类下的9个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传统医科可能对学生的生物、化学学科成绩要求较高,但“新医科”因为引进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以就要求考生们在此基础上,增强对数学、物理学科的学习。


新农科

教育部从八个方面推出新农科建设举措支持新农科建设,包括专业优化攻坚行动外、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课程改革创新行动、实践基地建设行动、优质师资培育行动、协同育人强化行动、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开放合作深化行动。很多涉农高校已经迈上了探索的步伐。

1.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组织实施大类培养改革,紧抓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并提出建设一流课堂。中国农业大学同时探索将新农科理念融入农科专业认证标准,与荷兰、美国、巴西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新加坡等国的高校探索农科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和互认机制。

2.西北农林大学

西北农林大学扎根西部服务旱区,积极推动按县域、乡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着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强化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链、农业产业链、科技推广链的精准对接。在专业布局上,将增设食品营养与健康、智能农业工程等专业,校区联合开办城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