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
出现了许多00后的身影
危难面前
他们勇于上前、担当奉献
稚嫩的脸庞上
闪耀着大人般的坚毅
令人肃然起敬
海南00后女护士
奔赴湖北荆州抗疫一线
“我请求,愿为战胜疫情
随时听候调令到湖北医院一线工作
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在这份请战书上签字
对一位00后年轻护士来说并不容易
而陈玉婷做到了

陈玉婷接受提高免疫能力的胸腺肽药物注射。中国干细胞集团附属医院供图
2月14日早6时
家人为陈玉婷收拾了简单的行装
依依不舍为她送行
团队临行前
理发师给每个队员都理了发
陈玉婷也不例外
当心爱的长发飘落在地
她笑呵呵地说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值得”

陈玉婷登机前为自己加油。中国干细胞集团附属医院供图
为了不增加荆州当地的负担
陈玉婷和队友们
带好了必备的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
每名医护人员配备了3套防护服
20个N95口罩、若干外科口罩
以及4支注射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踏上征途,她的言语铿锵有力
“医护人员现在就是战士
我们一定能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
平安回来!”
00后康复者
“热血”抗疫
詹同学是00后,今年上大一
1月25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下
他战胜了病毒,康复出院

詹同学在签署捐献血浆相关文件。(受访者供图)
2月16日,詹同学听说
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
对治疗感染者尤其是重症患者有帮助
便赶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捐献了200CC血浆

詹同学和家人。(受访者供图)
詹同学的母亲
曾经参与“非典”的救治工作
她感激医护人员的爱护和关怀
也骄傲于儿子的爱心捐献
“希望我身体里的抗体
能够成为战疫的有力‘武器’”
詹同学说,大家齐心协力与病魔搏击
一定能够取得抗疫的最后胜利
00后志愿者的担当
双胞胎姐弟一线抗疫
“棉衣、手套、帽子什么的
都扛不住风,寒冷能把人冻透”
低温的感受
出乎这对双胞胎姐弟的预料

弟弟崔众博 崔馨月供图
这对来自吉林的姐弟俩
生于2000年,目前都在读大二
崔馨月在上海读大学
崔众博则在秦皇岛读书
上一篇:高考作文平均阅卷时间极短,你拿什么吸引阅卷老师?
下一篇:初中生不培养这些习惯,再努力、再聪明也没用!初中生家长必读
相关文章
-
初升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说只要进入高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迈进大学的校门了。可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据调查统计,67%的新高一,进入高
-
初一学生需要明白,学习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就可以学得轻松,就能够很好地驾驭知识 特别
-
小升初,初升高,实施新高考,中考分流等,这些成为学生绕不开的话题。初中生面临严峻的考验,都说考上高中就是迈进一半的大学!但如果学生
-
新高考不仅仅是对孩子,对家长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新高考也确实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给广大学子更多的升学机会。就2021年23所省内外高校在
-
中考进入倒计时,代表着初三学生即将拥有一个崭新的身份:新高一中高考改革让这届新高一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选科”“合格考”“赋分”这
-
高考临近,复习也要接近尾声。那大家知道什么分段的孩子竞争最激烈吗?我们统计了新高考卷地区各省分段情况,供大家参考2021年从新高考1卷
-
“孩子的学习习惯确实有了改变”“孩子好像想问题的方式开始发生了变化”这些是某位武汉妈妈最近经常念叨的,因为偶然情况下,孩子和他同学
-
考试结束,但是战斗却没有结束。试问有多少考生,在最后志愿阶段,一朝努力付之东流的。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没有搞清楚录取流程,不知道如
最新文章
-
2020武汉初中升学率排名前十,黑马频出,华一光谷,小梅花,海淀外国语杀进五强1 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示范率98 2%,普高率99 4%,直属学
-
2020年武汉市共有7 2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中考,其中主城区共有4 25人,远城区约2 95万人。来看看各区的普高升学率都是多少吧!2020年武汉中心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该校在1962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唯一命名的“窗口学校”、湖北
-
武汉培优机构前十名也不一定是教学质量等综合实力的排名,有的可能只是知名度的排名。如果广告做得好,受欢迎程度相对较高,排名也相对较高。
-
小升初升学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学生倍加关注的,小升初也是孩子升学路上的一大重点。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武汉各级各类学校开学时间都推迟
-
目前,武汉中小学还未通知具体开学时间,小升初孩子家长对于今年孩子的升学问题还是比较迷茫的。前段时间,已有好几所初中开始简历招收,但
-
明明已经过了本科省控线,而且本科批次录取也已经开始了,为什么还查询不到自己的录取信息呢?”最近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要知道,每个
-
坊间有传言,高考作文的平均阅卷时间短至40秒。那么这个传闻是否真实?我们这里也不做过多评价。但是阅卷老师阅卷任务量大,工作时间紧是不可否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