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0中考还有30天,你复习的怎么样了呢?
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9种中考必考题,考试一定要注意!
1、容易题
很多同学一看题目炒鸡简单,这个我会!然后常常因兴奋过度而“乐”极生悲。这是不是你?
容易题其实并不是拉开分数的题目,所以绊倒在这类题上多亏。因为简单所以反而更不能轻视它。
对这样的题,谨守“细心”和“认真”二词,所谓“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2、困难题
有难题,先告诉自己不要紧张。
首先要明白,考场上人人平等。难题在绝大多数考生面前都是难的,而整体分数线是随考生的普遍成绩而“水落船低”的。因此,试题本身的难度对排名没有多大影响。
另外要谨记一个原则,一道题2~3分钟还没有思路,可以先放过去,等其他题做完后再回过头来慢慢地“啃”。这样常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老是钻牛角尖,只能增添急躁情绪,浪费宝贵时间,影响大局,而换一道题,常常可以使思路重新活跃起来。
3、“似乎曾经做过”的题
很多同学都因为这个“曾经做过”而摔过跤。
做这类题,千万不可简单轻率地按照练习过的方法照搬。中考出现同类型题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基本都是变式。如果按“想当然”去解题,就必定会出差错。
因此,审题是重中之重。
4、答错的题
很多同学几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习惯,发现自己答错题后,会立即擦掉或划掉重写。这是不是你?
其实当发现有题做错时,先别急着划掉,要先在草稿纸上写上正确的解法再划。因为很多时候你会转念一想,发现原解题是对的,改错了。
如果确实错了,也不要用笔大抹,只要把错误的地方圈出来即可。
5、不曾见过的题
“不曾见过”只是感觉而已,除了自主招生考试以外,考试内容完全超出教材和大纲之外的试题是不会出现的,出题人不会在考题上来戏弄考生,让考生猜谜语,要相信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完全能够做出此题的。
这时就静下心来,回忆一下题目的内容属于课本中哪一部分所讲的,想想这部分的知识体系及有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时就可能从中理出头绪。
6、特殊题
遇到这一类题,先不要感到束手无策。
这类题往往都有一套常规解法,一旦用常规解法解不出来的,就说明该题有特殊之处。这时要找出试题的“题眼”,即关键词句,这是答好这类题的首要条件。试着换换角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着把这道题分成几个层次去理解,或者用几种方法、几条原理去解,或采用逆向思维去解,这样就能在某一处突然明亮,顺手而解。
7、综合性很强的大题
遇到这样的题根本不要害怕,更不用感到“无处下手”,只要你采用分解的方法就能彻底解决。先把大题一步一步地分解成若干小题,然后把每一个小题做出来,最后综合在一起就是正确的答案。
其次,考试中的很多大题就是把教材中若干道小题综合在一起构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对这类题就有了办法。
8、“一时想不起来”的题
我们经常会在考场出现卡壳的时候,明明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题目、概念、定理或公式,到答题时突然想不起来。
首先不要慌张,也别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先把此题放一放,去做别的题目。在做别的题目时,被遗忘的内容常常会自动的“跳”出来。
如果回头再想还是想不起来,就先想想课本或笔记中在遗忘部分前后的知识点是什么内容,然后再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回想。
也可以找一找卷面上其他试题的内容,看看是否能启发回忆出遗忘的那部分内容。只要稍加留意或只想到一个字或一个词,就会茅塞顿开。
9、绝对答不出的题
考场必然会有经几次强攻硬啃仍不能解出的题,假如考试的时间不多了,不能再继续往下久想细思了,这时也不能放过,更不能让它空着。
对这种题,只要不倒扣分,就尽管放心地猜,大胆的“蒙”。
对那些选择题、填空题凭自己的感觉往上填,大题就写些相关的定理、公式,然后根据自己知道的简单题推一推,哪怕只有一些模糊的意识也要在答案上表现出来,力求得些小分。只要敢这样做,说不定就猜对了,蒙准了。总比让它空着白白失去得分的机会强。
这9种考题考场上谁没遇见过?但每道题都是需要你小心又小心的。希望考场上大家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答出自己满意的答卷!
要知道,考试冲刺阶段往往是学生心理变化较大时期。在此,小面结合众多中考生的经验和体会,向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提出以下20条建议。
关于考前动力
1.挖掘潜能。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从开始复习,到中考前赶超50名的大有人在,赶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进步是惊人的。
2.坚定意志。严格地讲,中考其实就看谁笑到最后,你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能笑到最后。而坚持到最后,就要求你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全力以赴,坚定你的意志;知难而进,磨砺你的意志;战胜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乐,优化你的意志。
3.调好心态。中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心态决定着你的成败,努力去寻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态,并努力去改变,用积极的心态促使你考试成功。
4.把握自我。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好冲刺阶段的复习,我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好“独奏”等。
5.战胜自我。把握自我,十分重要。但战胜自我,更为重要。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关于临考复习
6.一次成功。面对一道题(最好选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没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7.讲求规范。每年中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考生要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整,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8.回到基础。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尽量不丢。
9.限时训练。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这样,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10.学会总结。应当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机会。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学会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关科学应考
11.填写信息,稳定情绪。试卷发下来后,立即忙于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等,这样做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
12.总览全卷,区别难易。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进行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题题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13.认真审题,灵活答题。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
14.过程清晰,稳中求快。一要书写清晰,速度略快;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15.心理状态,注意调节。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要抛弃“胜败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面对难、中、易的试卷,调节好心理,积极应对。
16.尽量多做,分分必争。中考评分,理科多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多按要点给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就要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17.抓住“题眼”,构建“桥梁”。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了。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18.遇到易题,格外小心。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容易。在容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在于仔细与不仔细。
19.思路暂塞,学会变通。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法突然想不起来该怎么办呢?这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三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稍稳定,思路慢慢清晰时,再回过头来做,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20.注意检查,减少失误。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么,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可以对思路检查,对步骤检查,对结果检查,对试题要求检查等。
我是小编,关注“状元教育”,每天更新你最想知道的升学资讯,为孩子升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