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广东发布消息:今年高考入场时间提前至考前60分钟!高考考场将空调全覆盖!此外,考生必须注册“粤康码”、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01 、高考入场时间提前至考前60分钟
6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高考工作安排今年高考报考人数较去年多40万,考试难度保持相对稳定。
广东高考今年会有哪些变化?考生应如何应对?“广东发布”内容:本期“民生在线”邀请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就广东高考新变化、如何做好校园卫生防疫工作、如何助力应届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进行权威解答。
划重点:
· 高考入场时间提前至考前60分钟
· 考生必须注册“粤康码”
· 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 提前关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
今年高考受疫情影响,在考试时间、疫情防控和考务组织等方面均有一些变化,需要考生留意,积极应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考试时间变化,需要考生积极适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是自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首次推迟一个月举行。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时间推迟,将导致整个考试工作体系产生连锁反应,考生原有的复习计划、节奏可能会被打乱,复习备考的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
第一,需要考生积极适应,优化复习方案,系统安排学习计划,以跟上整个课程复习的节奏。
第二,需要考生加强自我心理调适,注意缓解因考试时间推迟或者疫情影响的心理压力,适当通过课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的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此外,7月我省很大可能会面临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考生需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防护准备。
二是因疫情防控带来的考务组织变化,考生需注意防疫要求。为保障广大考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确保高考安全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考生需要留意变化,积极配合,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第一,考生须注册“粤康码”,未注册“粤康码”的不予打印准考证,不得参加考试。6月23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每日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未按要求申报的考生须提供考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第二,考试入场时间由考前30分钟提前至考前60分钟,考生需注意时间变化,尽量提前到考点。入场时所有考生须佩戴口罩,逐一检测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低风险地区的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
三是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多项考试推迟,高考后还有艺术校考、强基计划测试、综合评价测试等多个类别考试,需参加这些考试的考生,要统筹规划好作息时间,密切关注报考院校信息,注意考试时间变化,积极调整心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
02 、高考考场空调全覆盖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长景李虎在6月16日下午召开的学生返校工作专班视频调度会议上表示,全省各地市高考考点考场要全覆盖安装空调和高清视频设备的工作要求,为考生创造一个清凉舒适的考试环境。
已完成的地市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梅州、东莞、中山、潮州8个地市。
承诺完成的地市
汕头(7月5日前完成)、韶关(6月30日前完成)、河源(7月4日前完成)、惠州(6月30日前完成)、汕尾(6月30日前完成)、江门(6月30日前完成)、阳江(6月30日前完成)、湛江(7月2日前完成)、茂名(6月30日前完成)、肇庆(6月30日前完成)、清远(7月5日前完成)、揭阳(6月30日前完成)、云浮(7月4日前完成)13个地市。
已完成的地市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梅州、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8个地市。
承诺完成的地市
河源(6月24日前完成)、阳江(8月30日前完成)、茂名(6月24日前完成)3个地市。
1、等待发卷时应该做些什么?
提早进入考场,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环境。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调整一下迎战姿态:文具摆好,眼镜摘下擦 一擦。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
在进入考场后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如果你心理高度紧张,不妨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气,意想着吸进的空气经鼻腔一直到小腹内;在吸气的同时,小腹慢慢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顿,然后小腹回收,意想着小腹内的空气再经腹腔、胸腔、口腔,最后慢慢地、均匀地从口中呼出。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次数 “l……”;第二次仍重复上述过程,与此同时心中默念“2……”。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时间约为l分钟,情绪就会镇静自若。
2、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应做什么?
拿到考卷后5分钟内一般不允许答题,考生应先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考试号。然后对试卷作整体观察,看看这份试卷的名称是否正确、共多少页、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听好监考老师的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发现试卷错误,以便尽早调换,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后整体阅读试卷,看试卷分几个部分、总题量是多少、有哪几种题型等等,对全卷作整体把握,以便尽早定下作战方案;对全卷各部分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作一大致匡估,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灵活应答各题。
对全卷作整体感知后,重点看一两道比较容易的甚至一望便知结论或一看就能肯定答得出来的题目,看着这些题目,自己的情绪便会进一步稳定下来,紧张情绪也就消除了,这样,答好全卷的信心就树立起来。这时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生题难题上,否则会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没信心,答好考卷的心情就没有了。
3、答题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考试的心理活动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审题,理解题目条件和要求;(2)回忆和重现有关知识;(3)在知识和题目的要求之间建立知识结构;(4)表达解题过程,呈现题目答案。
要做到:(1)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防止麻痹轻敌;(3)对难题、生题要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因心情紧张造成思维障碍。
审题时,一是不看错题目,客观准确地把握题意;二是分析要清楚,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解剖,将那些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问的关系;三是善于联系,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将题目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都联系起来,挖掘出若干个潜在条件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做题时要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即填空题、判断题,再做中档题,最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思想静不下来,心神不定,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二是在某一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影响做其他题目。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也无妨。在标准化考试中,敢于猜测的考生有时也会取得较好的分数。
最后认真检查,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千万不要提前交卷。
4、拿到试卷时脑子空白怎么办?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由于紧张,一时想不起来,可事后不加思索,正确答案也会“油然而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舌尖现象”。
遇到“舌尖现象”,最好是把回忆搁置起来,去解其他问题,等抑制过去后,需要的知识、经验往往会自然出现。考试时,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可以暂停回忆,转移一下注意力,先解决其他题目,过一定的时间后,所需要的答案也许就回忆起来了。
5、做选择题有哪些规律?
做选择题有以下四种基本方法:
第一种是回忆法,即直接从记忆库中提取要填空的内容;
第二种是直接解答法,多用在数理科的试题中,根据已知条件,通过计算、作图或代入选择依次进行验证等途径,得出正确答案;
第三种方法是淘汰错误法,把选择题各选择项中错误的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
第四种方法是猜测法,有时你会碰到一些拿不准或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的题目,如果这些题目没有注明选错倒扣分的话,猜测可为你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当你面对一道让你毫无头绪的题目时,可以先空在那里,在考试即将结束前利用检查时间重新考虑,若仍没有头绪,可填上你的第一感觉选中的代码。
6、做文字题有什么技巧?
高考文字表述题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始终紧扣对学生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试题呢?这里以近年高考语文试题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一般规律。
(1)审析题干,坐标定位。
(2)整体阅读,搜索提取。高考语文阅读题,不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
(3)理清文脉,举纲张目。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在强调整体阅读的同时,必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才能举纲张目。
(4)优化整合,准确答题。答题扣紧文本,优化整合,方能准确高效。
(5)注意回答论述题的技术性细节。一是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良好的卷面会使评卷老师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并减少评分失误的可能。二是条理清晰,切合采分点。采分点是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论述题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紧扣采分点。三是在主要内容答完后,要概括性地总结前面的论述内容并能结合现实生活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解释。
7、A、B卷答题卡有什么不同?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文化考试的全部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要求考生将试卷中“试卷一”部分的答案填涂到专门的答题卡上,供计算机阅卷用。“试卷一”为统一式样和内容,而答题卡分 A、B卡两种,即实行一卷两卡制。A卡与B卡的不同之处在于题号顺序排列方向不同,A卡为横序,和平时训练用的答题卡基本。致;B卡则是竖序,考生尤其要小心,切勿按平时习惯填写,特别是要防止在填涂8卡时,题号位置出错。A、B两卡因题号顺序排列方向不同,故考生要熟悉A和B答题卡的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