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周杰伦发了自己的新歌——《Mojito》,在热搜被整改的时期,他发歌的消息还是立刻刷屏了微博和朋友圈。
亿万宠爱在一身的周杰伦,最感谢的却是妈妈陪伴他练琴的藤条。
一夜成名的背后,都有很多艰苦的日夜。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怎么会有苦尽甘来的胜利?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即便是那些风光无限的一线明星,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着磨人的学习岁月。
周杰伦在音乐上的才华毋庸置疑,而他也曾是一名“棍棒”下的琴童。练琴时,妈妈就会拿着藤条在后面盯着他,直到他练完琴为止......当时听到窗外其他小孩的嬉闹声,周杰伦觉得非常痛苦,“为什么我要学钢琴”,虽然以前不懂,但他如今也体会到妈妈当初的苦心,“现在真的很感谢她”,所以才有了那首《听妈妈的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于是,当孩子对舞蹈、书法、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二话不说先报了班,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想要放弃时,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说是听孩子的,给他自由。殊不知这是家长在“偷懒”,打着“爱孩子”的幌子。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知道,任何学习过程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形成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做不成。
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
但快乐教育并不是无原则的快乐,不去教育,它真正含义是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小编最近在后台接到了很多私信,大多都是因为孩子网课效果不佳,成绩下滑而感到焦心,有心想要报班却因为孩子一句“不想去”最终放弃了。家长们信奉着“快乐教育”,尊重孩子所有的想法和决定。
但其实,那些所谓的伪“快乐教育”只是给了孩子短暂的快乐。
无忧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个后悔的将来……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很难先知先觉。父母的逼迫可能严厉,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些看上去的对孩子的尊重,实际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你的每一次心软,都可能会换来孩子的一份遗憾。也许等他将来长大了,还会埋怨你一句:“你当初怎么不逼我一把呢?像周杰伦妈妈那样,说不定我现在也能像他一样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