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985/211高校,考生和家长都有一定了解,不过却有可能“望而不及”,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除985/211高校,哪种院校值得报考,供那些对于分数不占优势的考生参考!
在综合性大学中,有这样一些院校,他们虽没有“985,211工程”的名号,但是由于学科门类齐全、地域优势明显,综合实力排名不比“211工程”大学差。
例如:
江苏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大学、湘潭大学等。它们都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学层次。深圳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更有博士后流动站。
在这类大学就读的优势:
丰富的教育资源;
求学地从业更有优势;
可直接在本校就读硕士、博士。
这几所院校的录取分数也都不低,王牌专业的录取分数更高,所以要综合考虑填报。
语言类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政法类院校: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财经类院校: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理工类院校:南京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燕山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
医药类院校: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等。
上述院校虽然没有“985,211”的光环,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在中国大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这些院校王牌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于很多“211工程”大学的录取分数,就能够得到验证。
这类大学既不是“985,211工程”大学,也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它在自己所在的区域内却很吃香。
语言类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
师范类院校: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政法类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上海政法学院;
财经类院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商学院、吉林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
医药类院校:大连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理工类院校: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大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
这些院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用地域优势与超强学科,吸引众多考生的眼球。这类院校中即使在二本招生,他们王牌专业的录取分数,也常年保持在一本录取线附近。
01、所谓冷热专业
有机构调查显示,高考的六大热门专业有经济管理、数理化基础、生命科学、电子信息、计算机、法学;六大冷门高薪的专业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西班牙语、航空航天工程、建筑学、外交学、工程物理。
不少考生对热门专业情有独钟,认为热门专业是将来找到好工作的途径。其实“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考生应把目光放长远,理性对待。
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就业率高,一些急需人才的专业,例如“石油工程”、“边防管理学”专业,由于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但就业率很高。因此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热门”与“冷门”之间适合自己的选择。
02、院校排名高不等于适合报
众多排行榜都是以一套评价体系来衡量所有高校,其评价指标也多侧重于科研及大学的综合实力,容易忽视大学的软实力。
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排名靠前的学校录取分数不一定比排名靠后的学校录取分数高,这是由中国经济在地区和行业发展上不均衡导致的,也和各大学学科设置、地理位置、历史声誉等因素有关。
例1:上海和北京的高校录取分数要比中西部发达地区高出20-30分,同一所大学的热门专业也会比冷门专业高出 30-40分。
例2:热门专业比较集中的大学,如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集地理位置、热门专业于一身的大学,录取分数往往比同等办学水平但地理位置稍差、专业数量一般的院校高出 40-50分。
此外,很多专业类大学,如财经类、政法类、外语类,这些大学综合实力肯定不如那些综合性大学,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总是较低,但对于考生来说,专业性大学的专业却往往比综合性大学开办的一些同类专业实力更强。
因此,除了参考大学排名,考生还需要多关注高校各学科和专业的排名,排名高的学校未必代表着适合填报,考生和家长在决定填报院校时还是应以自身需求为主。
03、专业VS院校,哪个更胜一筹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这是一个始终存在的两难选择。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考生如果要在学校和专业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就需要结合考生日后的发展方向了。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名校冷门专业和稍低档次校的王牌专业怎么选?
如果从就业角度,建议以专业优先,稍低档次校的王牌专业无疑是最适合的选择;而对于日后想要读研、出国等继续深造的想法,建议选择以院校为主,毕竟名校教学实力雄厚,如果对专业不满意,还是有很多机会转专业,出国、深造也会有更多选择和支持。
因此,对于有能力冲击名校的学生来说,尽量去到顶级名校求学,当然要考虑与专业的平衡。如果专业也是自己喜欢学的,那就最好不过了。
倘若专业并不够理想,可以借助进校以后的转专业、辅修课程、第二学位等形式,以选择到自己更喜欢的专业。
04、选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利用城市红利发展
生长在一线大城市的孩子,作为家长来说,大多不愿意让孩子离开大城市,去其他的城市求学。而有些名校虽在教育界地位很高,却因地理位置不佳,也让不少考生和家长所嫌弃。像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兰州大学,因地域位置不佳,近年来生源质量下滑,师资也被其他知名高校所挖角。
来自于中小城市,农村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在大学求学时,来到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对于眼界开阔,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定居生活,都至关重要。
对于本身来自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一线城市的孩子来说,最好还是在家门口选择好学校和适合的专业。如果来自于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尽量往一线城市去选择。如果有难度,也可以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沿海和省会城市求学。比如,杭州、南京、武汉、厦门、青岛等城市求学。
院校、专业和地域,三者如果都能完美兼顾,那将是最理想不过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如果三者没办法都能兼顾,可以根据上述建议,以其中的两个维度为主考量,在孩子自身特质和分数既定情况下,做出最优的选择。
选择大学除了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如地域、学科门类是否齐全、有没有国家重点学科等等。
在中国的大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综合实力很强,或者是单科实力超强的院校,也很值得考生、家长选择!
总之,我们在选择大学时,应从实际出发,不要把某大学是不是“985/211工程”大学,作为衡量大学实力的唯一尺码。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总有不少考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对高校不了解、对将选择的专业认识片面......
状元高考志愿名师天团,教你低分高报!
我是小编,关注“状元教育”,每天更新你最想知道的升学资讯,为孩子升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