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全国高考因一次世界性“新冠肺炎”而推迟一个月。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纷纷出炉,这些题目有的贴近现实生活、厚植家国情怀,有的关注人类未来、拓展国际视野,有的发掘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等等,且都以巧妙的情境来突出应用写作能力,同时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加强教考衔接,助力新时代育人方式的改革。
作为中考生,我们更需要知道“中考会怎么考?”中考专家第一时间以中考的视角,认真分析高考作文题对中考的启示,对中考作文作出,下面就来看看中考角度的解读吧。
【专家点评】
这道作文题目以“历史人物评说”为背景,选取齐桓公、管仲、鲍叔君臣合作、共成霸业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观照现实,思考个人发展,从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汲取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提高。
考题创设了写作情景——班级读书会,规定了写作者的身份和写作对象,要求写发言稿。这就要求考生写作时首先要符合发言稿的文体特征,有称呼语和问候语,开头有话题的引入,有观点的亮明,中间有理由的分析,结尾有总结。其次,写作时要有对象感和身份感,针对班级同学“举行读书会”的目的,作为同班同学谈自己的感触,语气的表达要合适,并要言之有物、思路清晰,启发同学进行深度阅读和深入思考,语言上要有一定的感染力与鼓动性。这种命题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当代社会中的实用性文本,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选择齐桓公、管仲、鲍叔中任意一个人物来写,但应注意要具体说出为什么对这一人物感触最深。比如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广、不计前嫌,唯才是用,所以能成就霸业;鲍叔具有发现人才的眼光,并能毫无私心地向国君推荐人才,体现出他一心为国、谦虚礼让的贤能和胸怀;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功勋卓著,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最终成就一代贤臣美名。
三位历史人物各有特色,他们的品行、格局、气度和人生境界均堪为后世榜样,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内涵。考生要能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挖掘和分析三位历史人物的精神特点,并围绕此展开论述和思考。这启发考生对同一材料要能够站在不同角度分别聚焦,进行多元分析、深度分析,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对接中考】
写作角度一:善于发现别人优点
中考练笔一:①那个影响我最深的人;②无形之手;③成就你,成就我;④伯乐;⑤因为有你;⑥与 邂逅;⑦咀嚼 的滋味;⑧ 的旅程;⑨给 命名;⑩以“亮点”为话题;以“人才”为话题;以“聆听”为话题。
写作角度二:心胸宽广、不计私利
中考练笔二:①敞开友善的怀抱;②让宽容绽放光芒;③距离;④心胸决定高度;⑤用微笑谱写一曲和谐的歌;⑥宽容浇开和谐之花;⑦ 让世界更美好;⑧因为 ,所以和谐;⑨ 的决定;⑩一个 的眼神;以“礼让”为话题;以“包容”为话题。
写作角度三: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中考练笔三:①天生我材必有用;②超越自我;③我可以;④我是不一样的烟火;⑤这一次,我是主角;⑥给你我的名片;⑦ 教会了我 ;⑧ 的自白;⑨ ,请听我说;⑩ 的样子真美;以“掌声”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