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小升初有六种方式。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其复杂性使许多家长特别关注和焦虑。面对新政策、招生政策波动等变化,2024年初中升学的警笛已经响起!所有的父母都应该提到准备好上学!

小升初入学途径
1、对口划片入学。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主要遵循的依然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户籍和房产证一致的,安排对口入学;户籍和房产证不一致的,由户籍所在地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
免试入学,对口入学,合理划定范围,坚持相对就近入学。
2、多校划片。
对口入学的另一种形式。江岸区,硚口区,黄陂区的部分初中,拿出一定学位或者指定几所小学,摇号入学。
3、考外初。
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是武汉市唯一一所拥有自主招生权的公办初中,面向武汉市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招生,每年6月份发布招生简章,6月下旬进行面谈【也叫综合素质测评】。
4、摇号入学。
23年一改往年的公民同招政策,分批次进行摇号。
首先是武汉7所公参民转公学校率先摇号,
然后是民办初中摇号(2023年网报时间是7月7日-7月9日)。


5、艺体特长生。武汉有部分初中招生特长生,如七一、二初、六初等。这条路招生人数少,门槛高,难度大。学校对这部分孩子的要求比较高,既要学习成绩好,又要专业成绩好。对在小学有一定特长的成绩优秀的孩子来说可以考虑。
6、优录。根据学校性质分为公办优录和民办优录。优质的公办初中在本区范围内,针对他的对口生源提前进行优生录取,目的是确保优质生源不流失。优质的民办初中面向全市招生,优录的范围更广。民办初中的优录形式一般是大家熟知的收简历、游园、电话咨询等。往年,小升初咨询这类动作往往在元调出成绩后陆续开始,但是今年的小升初咨询工作从10月份就开始了,对24届家长来说,是个信号!大部分学校正式优录一般在元调后,优录是每届小升初家长的关注重点,24届家长密切关注时间。

名初优录取参考指标
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元调考试自是名初优录的重要参考指标。
除此之外,针对各初中的不同特色和班型,还有这些方面也会做参考。考试成绩上,期中考,元调,包括下学期的期中考(有些区叫四调),5/6年级素质报告测,甚至是平时的作业本,部分初中也会参考。
荣誉奖证上,市级“三优”(指的是全市普通中小学市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楚才,杯赛,艺术小人才等含金量高的正规比赛,学校也十分认可。
武汉小升初各区优录情况
1、江岸区的七一、七一华源、二初、二初广雅、六初、六初上智,元调成绩的前300名为优录的对象(提前签约),同时也是分班的重要依据。
2、江汉区的前300名,直接被一初慧泉及一初优录的对象(提前签约),同时也是分班的重要依据。
3、硚口区的优录会参考五年级期末的成绩,300强以往是直接优录到十一初、十一崇仁、十一京汉。
4、汉阳区没有明确的优录排名人数,会参考五年级和六年级元调成绩来优录,三寄、睛川、二桥都有优录空间,基本还是考虑前300名。
5、青山区元调的前400强以前有武钢实验优录机会,任家路、49、钢八、钢十一会参考元调和四、五、六年级的素质报告。
6、洪山区这两年才有元调,卓刀泉和华一初会在区内收简历,元调成绩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7、武昌区是各校自行组织的考试,所以有名的小学像南湖系、水果湖、武汉小学、实验小学、中华路、中山路五大系的成绩含金量就会高一些,区内的武珞路实验、华一寄宿就会看中一些名小的元调成绩。
民办学校招生也会将元调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
基本各区的前300名,火箭班基本可以放心了。前1000名机会还有,次火班为主。学校越好,越是在意成绩。由于民转公逐年加强力度,家长在选择学校时一定注意老师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