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考比高考还要残忍,因为中考的录取率只有50%。的确,你看着班里的同学,两个之中就有一个考不上高中,如果是在教育比较落后的地方,这个比例还会更高。初三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备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考上高中,能考上什么样的高中。那么初三到底该如何备战中考?怎样才能让自己在中考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跟着老师的计划走,你会感到很舒服,在每一刻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如何做,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以至于你很难逃离出这种舒适圈。但我要告诉你,这是初三最危险的行为!
到了初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问题。而老师安排的复习计划只是针对大部分同学共同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面面俱到。
如果只是跟着老师的计划走的话,你很难发现自己的这些缺点,到了考场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这个知识点我见过,但我就是记不清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老师自己复习,而是说在跟随老师节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短板。
毕竟老师会帮你解决大部分问题,而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如果想要有质的飞跃一定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
要记住,在初三,充足的睡眠永远比完成作业更加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第2天听课的效率。
到了初三每一科的作业量都会急剧增加,如果要完成这些作业很可能要写到凌晨一两点,这样必然导致第2天的听课质量严重下降,完全是得不偿失。
而且这些作业里面很多是你已经会的,所以你要明白自己哪些知识点会了,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而不是老师布置多少就写多少。
到了初三的后期,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学习,而是到了考场你能把你会的分数都拿到。
因此这时候都会强调一个词——调整。
我中考的那年真的有同学到凌晨3点还没睡着,吓得班主任赶紧过来好声安慰。
中考前20天至一个月开始调整作息,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物钟适应中考那几天的作息,不至于到了中考的前一天紧张得睡不着觉。
不过中考的那天真的没睡着也不要紧,因为人体从漫长的进化中锻炼出了救急机制,当你极度需要大脑运转的时候,哪怕你一天没睡都没关系。
所以,放轻松,中考结束放下笔的那一刻,你会发现这一切不过如此。
到了初三,面对做不出来的题,复习不完的知识,这些都会增加你的焦虑感。
这时候你一定要放平心态,因为中考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坚持,谁能坚持到最后就是最后的赢家。
不要还没到中考的考场,自己就把自己给吓倒了。
如果感到压力很大,可以找老师谈谈心,老师经历得多,和老师聊一聊会敞亮很多。
也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写在小纸条上,或者每天写几句鼓励自己的话,都非常有用。
不要怕复习不完,要知道,哪怕是你们班学习最好的同学,进考场的时候他也会觉得自己有没有复习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