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毕业年级,考生最希望的是,恐怕就是既有擅长的科目,又没有特别弱的科目。
然而现实却是,就算成绩优秀的考生,也会有一些瘸腿学科。
在初三这一年,怎样同时做到补弱科和增强科?
因为从考试试卷看,一定有考基础知识的题,有比较容易做的题,有很难做的题。比如,两科课程,一科占分100分,另一科占分150分,可以优先补150的课程。这样,同样的学习时间可以帮助你得到更多的分数。比如,数学中数列比较难学,又是压轴大题,就先放弃,去补占分多,又更容易通过训练获得提升的导数部分。这一方面说明考生有实力学会这科功课,并还有提升空间;此时,考生更需要计划好复习时间,尽量每两天照顾到一科功课。同时,尽量做到一科、二科课程,考前不复习也能考出稳定的好成绩。对于每个考生来说,年级组有年级组的复习大计划,而你应该有自己的复习小计划。
也就是说,跟着学校走没错,但不能盲目跟着学校走,一定要思考自己差在哪里,哪里更需要分配时间补习。举例来说,如果晚上某一门功课的作业很多,自己感觉作业也基本会做,那么完成作业后,就可以少看这门功课。每次家长会,老师总强调考生要跟学校的安排走,这个原则是正确的。
老师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考试,学校的教案和作业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但是,每一科任课的老师并不清楚别的老师留了多少作业,有时就会出现今天作业多,明天作业少的情况。同时,由于一个班的考生的学业水平不同,同一份作业,对于好学生来说,完成可能很轻松。对于成绩差的考生,可能难以完成。对一个考生来说,有些科目的作业很容易完成,有些科目的作业要花费许多时间。如果每天晚上必须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结果可能是按照老师的安排走了,但是,没有时间做自己计划的事情了。如果每天都在忙于完成学校的作业,考生已经没有任何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难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更有效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