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是非常关键的一年,甚至可以说比高三还要关键。

因为高一是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思路转变的最关键时期,一些学霸可能从初中就开始完成了这个转变。这个转变常被说成是“开窍”,实质是从简单的直觉、记忆、重复训练,转变为定义、原理、规律、分析推理、归纳总结。
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单纯的勤奋刻苦是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的重要性还没有体现出来。因为小学阶段学习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非常直白的现实现象和经验,不需要任何深刻的思索,只需要根据现实经验和直觉就能想得到,努力的方向主要是多背多记多做题多练习,熟能生巧。比如加减乘除拼音字词句字母单词常用句式。

从初中开始过度,到高中彻底完成转变,知识不再浮于表面,需要能准确地把握基本概念、定义、原理、规律,并能综合使用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灵活全面地掌握应用抽象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没有完成这个转变,高中还像小学一样死记硬背或凭借野性直觉理解,靠刷题型记套路技巧来解题,就会发现知识多得背不过来,或者只能生硬地背公式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更不明白该如何变化运用,做起题来感到题型多得数不清,总是会遇到没见过的新题型,总是在及格线和合格线之间徘徊。

反而是一些看上去不太刻苦用功刷题,喜欢侃侃而谈的同学,似乎总是能反应很快地找到新的题目的思路,就好像已经做过很多遍似的 。
高中阶段的知识比起小学初中要深入许多,但其实还算比较浅显,涉及到的内容也不太多,只要把有限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规律搞清楚,所有的题目实际上的确都是一样的,只是表面形式变化了,核心的概念一点儿没变,只是需要用分析推理的方法找出来。
这个转变可以说是从凭借直觉和经验的“野人”向依靠本质和逻辑的“智人”的转变。完成这个转变后,不仅是对学习知识,对整个世界、人类社会、自身价值的认识也会开始产生质的蜕变。
其实任何时候完成这个转变都不算晚,也不算早,只是针对当前的学习考试选拔制度来说,高一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转变时期。有些人虽然学生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浑浑噩噩地过来了,但步入社会后才幡然领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