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办学质量评价的全覆盖
近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南》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5个方面明确了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要求各地依据所辖县的数量、学校数量和工作需要,以3-5年为周期,实现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全覆盖。
高中阶段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具有
02
成绩和升学率不能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单一依据
然而在现实中,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工作在评价导向上仍存在单纯以考试成绩和
针对以上现象,评价标准细化了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在课程教学上,《评价指南》提出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为克服“唯分数、唯升学”
03
科学的评价体系,良好的教育生态
制定《评价指南》是为了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为此,评价《评价指南》的作用,就要聚焦其对当前教育生态的改造作用。最为重要的是,落实《评价指南》,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能否从根本上治理对各地教育生态产生严重破坏的“超级高中”问题,将带动整个地区升学竞争的“超级高中”淘汰出局。
实施《评价指南》,要把地方政府发展高中教育的关注点聚焦到办好每一所高中上,这才能缓减社会教育焦虑,让高中教育不再是围绕应试提高“质量”,而是围绕育人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