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三大家都要开始学一门新的学科,也就是化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化学的重点知识,下面整理了部分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归纳,希望对初三的孩子们有所帮助。

一、主要概念
1、 分 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讲气体分子,如O2分子,CO2分子)
2、 原 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般讲金属原子,如铜原子,铁原子)
3、 元 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4、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空气,食盐水等
5、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
6、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Fe),氧气(O2),氢气(H2)
7、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食盐(NaCl),硫酸钾(K2SO4)
8、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硫(SO2)
9、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
10、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
11、 盐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碳酸钠(Na2CO3),氯化银(AgCl)
12、 物理变化——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13、 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14、 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A+B C(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5、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A B+C+……(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6、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A+BC B+AC(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7、 复分解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 AC+BD(例子见后面的方程式汇编)
18、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9、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的物质.
20、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
21、 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二、主要反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碱式碳酸铜(又称铜绿)受热分解: 绿色物质变黑色,管口有水珠出现,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u(OH)CO2CuO + HO + CO↑
2、在空气中点燃镁带,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Mg + O2MgO
3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OCO
4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 + OSO
5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4P + 5O2PO
6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瓶底应铺少量水或沙,以防止熔化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3Fe + 2OFeO
7氢气燃烧:发出淡蓝火焰,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有水珠出现. 2H+ O2HO
8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 + O2CO
9甲烷(CH4)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遇冷有水珠出现.CH+ 2OCO+ 2HO
10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管口有水珠出现[先通氢,后加热;( 防止氢气不纯加热发生爆炸)]垂危撤灯,冷撒气.(防止热的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H+ CuOCu + HO
11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2CuO2Cu + CO↑
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CuOCu + CO
13电解水:阳极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阴极产生气体能燃烧,火焰为淡蓝色(H2)体积比H2:O2=2:1
2HO2H↑+ O↑
三、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1、氧气: 2KClO2KCl + 3O↑ 或 2KMnOKMnO+ MnO+ O↑ 或 2HO2HO+ O↑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产生水份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热的试管炸裂)
(2)试管夹应夹到离试管口1/3处
(3)导管在试管里稍露出橡皮塞即可
(4)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撤去酒精灯.
(5)如用高锰酸钾制取,在试管口应堵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试管.
2、氢气 Zn + HSOZnSO+ H↑ 或 Zn + 2HClZnCl+ H↑
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管口应插到液面下(防止气体散逸)
(2)所用酸应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3)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3、二氧化碳CaCO+2HClCaCl+HO+CO↑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装置与制氢气相同
(2)不可用硫酸代替盐酸(因为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3)不可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纯).
四、常见物质或离子颜色
1、红色:金属铜(Cu)、红磷(P)
2、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
3、黑色: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4、绿色:碱式碳酸铜[即铜绿][ Cu(OH)CO]
5、浅绿色:亚铁离子(Fe)
6、蓝色:铜离子(Cu),氢氧化铜[Cu(OH)2]
7、黄色:铁离子(Fe)
8、白色:除亚铁离子铜离子铁离子外的其它离子
五、常见物质俗名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石灰石大理石水垢(主要成分)CaCO3
2、生石灰CaO
3、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主要成分] Ca(OH)2
4、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5、纯碱 Na2CO3 6、小苏打NaHCO3
7、蓝矾\胆矾 CuSO4·5H2O
8、绿矾FeSO4·7H2O
9、金刚石\石墨\活性炭 C
10、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
11、酒精 C2H5OH
12、水煤气(CO 、H2的混合气体)
13、食盐 NaCl 14、铁锈(Fe2O3)
15、铜绿Cu(OH)CO
16、食醋CH3COOH
17、草木灰K2CO3 18、干冰(CO2)
综上,就是初三化学笔记重点归纳的全部内容。(本文来源于网络且有部分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