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中考,初三学生进入重点高中,要注意误区要培养习惯
有人说:中考决定高考。在优质教育资源还较匮乏的当今,能够考上重点高中,无疑对高考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理想的成绩,为了考取重点高中,需要注意哪些习惯呢?
一、明白重点高中好在哪
重点高中的学生素质和人生目标会更加的宏远,高考后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进入重点大学,大部分最终都会成为社会上的中产阶级,在重点高中里面读书,一定程度上更容易结识高端的人脉网络。

重点高中基本上汇聚了本地区最优质的中学教师,对整个高考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好的老师有好方法和好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课外自学的时间,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在这样的师资水平下,自然的上重点大学的概率也会比较高,优秀的教师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成长都是有很大帮助。
二、了解备考的一些误区
1.盲目使用题海战术,事倍功半身心俱疲
很多学生在初三年级,会选择大量做题,并在课后进行大量的补习,希望通过量的变化去引起质变,从而在题海战术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成绩,这样的做法对不对呢?很多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大量地做题目、补课的现象时常可见。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和疯狂的方式是不科学的。
初三学生别只强调自己的主观努力,重要的是静下心来,仔细地去分析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借鉴那些优秀同学的学习方法,制订一份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压力太大,叛逆越严重
中考本身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就像一个筛子一样,把成绩优秀的筛选出来,成绩不够好的,只能被筛下去,所以能够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于是,有的孩子就会出现与初三阶段的要求格格不入的行为,对学习成绩感到无所谓,行为习惯也逐渐变得散漫,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叛逆现象。此时,对学生要求越紧,学生的反抗就越强。
家长、老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别总是对他们责怪和埋怨,而是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孩子,并与其进行平等的交流,共同找出问题的所在,解除孩子的困惑,争取孩子的配合,加强科学的引导。在孩子的初三阶段,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要慎重些,特别是要给孩子多传递积极的情绪,并鼓励孩子拼搏和奋斗,陪伴孩子顺利完成这人生中的第一考。

三、为了重点高中需要培养的学习好习惯
1.学习不拖延
每个人都有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绝对不会今天做;课外时间里能先玩,绝对不会先完成作业。一旦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不但学习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会变得磨磨蹭蹭。改变孩子拖延毛病的第一步,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明白把事情按时做完是自己必须去承担的责任。
2.书写要规范
初三学生,如果书写不过关,很可能会无缘重点高中。一手漂亮、规范的书写不仅仅能让卷面整洁,还能一定能程度上加快书写速度,让我们在中考这样书写量极大的考试中取得优势。一个人的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工整、漂亮的书写令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工整、漂亮的书写能给人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3.珍惜时间
有些学生虽然看起来很努力,课间不出去玩,周末也窝在家里写作业,但大部分时间并没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无目的、心浮气躁地“学习”。有些学生从来不熬夜,该玩的时间就在痛痛快快地玩,在学习的时候,能提前做个计划,知道总共有哪些任务,安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学习才会有高的效率。我们要看到决定学生成绩的并不是在学习上花了多长时间,而是这些时间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学习。